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十堰要闻 通知公告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盘点2014湖北经济十件大事 直面新常态咬定竞进不放松
发布日期:2015-04-28
作者:本站编辑

2014年,我们走过不平凡。

纵观全球,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新兴市场下行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打量国内,产能过剩,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旧矛盾与新问题交织。

直面新常态,湖北咬定竞进不放松。

东风入股标致雪铁龙集团,武汉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碳排放权交易额交易量全国第一,粮食“十一连增”……

回眸湖北经济十件大事,一年的精彩瞬间,徐徐铺开。

这一年,改革迈向“深水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首张“先照后证”执照颁发;国家出台促进长江经济带实施意见,区域通关一体化率先破局;省主要领导率队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多个领域先行先试。

这一年,开放打开新格局。东风入股PSA,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中铁大桥局中标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合同额创中国企业国际桥梁项目之;吉奥进军丹麦、瑞典,欧洲首现湖北地信企业身影。

这一年,经济夯实“大底盘”。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沪汉蓉客运专线全线通动车;武汉再添莫斯科、旧金山等6条国际直达航线,国际及地区直达航线达31条。

这一年,区域发展更均衡。武汉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大关,宜都跻身全国县域百强,全省发展战略实现了由“重点突破”向“多点支撑、协调共进”的转换,实现了从“谋一域”到“谋全局”的突破。

竞进提质,升级增效;跨越发展,时不我待。

2014,我们弱数字、强作为。投资不再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20个重大专项、480个重点项目,重点投向产业发展、资源保障、基础设施、环境治理、民生工程。促进经济增长“黄金十六条”,拉动经济稳步跑。

2014,我们创新驱动、勇攀高峰。从低附加值到占据市场制高点,从单纯制造到智慧创造,我省将心思花在“创”字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5.5个百分点。

2014,我们尊重市场,向市场学习。上好“市场大学”,全省上下争做新常态下抓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市场主体全年将突破400万户,民间投资占比将达七成。

改革未有穷期,发展任重道远。

走过2014,迎来2015。

湖北正处于扬帆奋进、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面对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肩负“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历史重任,始终保持竞进姿态,我们将拥抱更加奋发有为的2015。

1.东风入股标致雪铁龙成第一大股东

在中法两国元首见证下,3月26日,东风和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在巴黎签订《关于增资入股的总协议》,东风公司向PSA定向增发股份投资8亿欧元,占股14%,成为与法国政府、标致家族并列的第一大股东。

这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历史时刻。中国国有车企首次入股国际汽车集团,东风与PSA结成全球战略联盟。随后,神龙汽车战略西进,百万启航,第四工厂开工建设;东风、PSA、神龙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开发的首款自主品牌车型东风风神L60年底下线;PSA在中国进口整车业务全部纳入神龙公司管理;东风与PSA合资组建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国际有限公司,负责标致雪铁龙和部分东风品牌乘用车在东盟的销售服务业务,并纳入神龙汽车公司一体化管理。

2.长江经济带通关“十二关如一关”

12月1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长江沿线12个海关执行“一个标准、一套程序、一个声音”,九省二市的外贸企业均可自由选择申报、纳税、放行地点,告别了以往在属地和港口之间奔波带来的不便,在家门口“遥控”异地口岸,实现跨关区放行。

当日8时30分,中外运湖北有限公司报关经理倪波,在武汉海关报关大厅填好报关信息,不到1分钟,上海吴淞海关接到指令快速放行。此票货物也因此成为我省在通关一体化模式下的“第一票”。

武汉海关数据显示,12月1日至16日,武汉海关共受理通关一体化报关单15040份,占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报关单总量的1.84%,报关单量居中部首位。

3.实施“先照后证”登记制度

9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实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将107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

与此同时,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宜昌市、襄阳市开展深化“先照后证”改革试点,允许试点地区进一步减少“先证后照”项目的改革方案,由当地市政府发文实施。

省工商局介绍,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设已启动,及时公开企业信用信息,还将建立重大失信行为企业和负责人异常名录以及“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主体在经营、投融资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行市场禁入制度。

4.学习上海自贸区公布两批改革事项

7月31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第一批先行先试创新事项。

12月23日,省政府公布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第二批创新事项。

第一批先行先试改革试点,重点推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制定负面清单、创新管理方式等内容,东湖高新区、襄阳市、宜昌市率先探索。

第二批改革创新事项涉及行政审批、注册登记、市场监管等多个领域。其中,东湖高新区2015年启动60项工作事项,重点推进21项具体工作;宜昌市推出企业注册登记“三证合一”等16项改革措施;武汉海关公布了集中纳税等多项改革举措。

5.高速公路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关

截至11月底,我省已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010.6亿元,稳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至此,我省“十二五”已累计完成交通投资3090亿元,占规划目标101%,提前13个月完成3059亿元的规划目标任务。

今年我省建成高速公路773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5106公里,成为全国第8个“突破5000公里”的省份。武汉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100万标箱,成为长江中上游首个百万级集装箱港口。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基本形成,省会武汉进入高铁、城铁、地铁的“三铁时代”。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主体工程已“冲出地平线”,2016年将建成全国唯一集航空、地铁、城铁、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立体换乘枢纽。

6.粮食产量喜迎“十一连增”

经国家统计核定,2014年我省粮食总产达516.83亿斤,比上年增长3.31%,增产幅度居全国第五,总产增量居全国第四,喜迎“十一连增”。

双季稻总产112.32亿斤,增长7.37%,对全年粮食增产贡献大。中稻平均单产1237.2斤,稳居全国第一。全年粮食生产表现为夏粮稳、双季稻增、中稻单产高、秋杂粮种植面积增的格局。“减棉扩玉”成为全年粮食增产新特点。今年我省大幅调减棉花种植面积,改种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并扩大小麦、马铃薯种植,有效防范了干旱灾害影响。玉米总产58.73亿斤,增产8.46%,对全年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27.63%。

7.外贸逆势奋进突破400亿美元

我省今年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4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将达260亿美元,同比增长14%,增速高出全国和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进口首次突破160亿美元,进出口结构更加平衡。

17个市州(林区)外贸出口全部增长,其中4个市州增幅超过20%,形成了随州香菇、汉川童车等多个出口产业集群。我省对亚洲、欧洲、非洲市场增幅均超过15%以上。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我省对中亚地区出口增幅达13%,对港澳等自贸区市场出口增幅达17%。

8.武汉跻身GDP万亿俱乐部

继去年GDP突破9000亿元、重返全国城市经济十强后,武汉市今年的GDP总量将突破万亿元,成为中部首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城市。

统计数据显示,武汉上半年GDP达4560.79亿元,同比增长9.6%。GDP增速排名由同类城市中的第6位上升到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第10位上升到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第11位上升到第2位。

武汉市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加快产业升级。东本二厂、神龙三厂、80万吨乙烯、联想武汉基地、格力电器武汉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持续释放产能。武汉在GDP即将过万亿之时,勾画出工业“万亿倍增”路线图,力争到201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2019年达到3万亿。

9.碳排放权交易额领跑全国

湖北碳市场从今年4月2日启动以来,交易量、交易额均已跃升至全国第一,成为全国六大碳交易试点的“后起之秀”。

今年,我省共有电力、钢铁、化工等10多个行业的138家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这些企业共减排二氧化碳61万吨,通过在碳市场出售剩余碳排放配额获取近600万元收益。

截至目前,湖北碳排放配额交易总量达621万吨,占全国累计总额的47%;交易总额1.5亿元,占全国的30%;累计日均成交量为3.8万吨,占全国的56%。

在碳金融创新方面,我省也已率先取得多项突破,已有碳质押贷款、碳债券、碳基金,目前正积极争取碳期货试点。

10.80万吨乙烯达产带动千亿产业集群

12月中旬,武汉乙烯年产量达到80万吨,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被列为我省及武汉市的“一号工程”,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项目,其三部核心装置全部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这也是目前华中地区大规模的乙烯项目,将为下游产业链条提供丰富的低成本原料,带动武汉化工园区千亿元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促进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湖北日报》4月3日“经济纵横”产权专版

下一篇:北京环境交易所完成国内大单笔场内CCER交易

交易流程 行业动态 文件下载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