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5年,我市水利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防洪减灾能力持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改善,全市完成各类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投资93.07亿元。十堰用水效率居全省前列。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34%
过去5年,我市以保障水安全为目标,以推进水利改革为主线,以补齐补强水利短板为重点,统筹推进全市水利改革发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全市累计完成汉江干支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6个,治理河长157公里。全面完成86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500座小型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新建3座中型水库。实施9个县市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767个。率先启动堵河流域水库群梯级联合调度和管控系统开发研究。
坚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8.5076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9,“红线”控制指标全面完成,用水效率居全省前列。全市累计解决127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34%。十堰市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开工建设。
初步建成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
开展石漠化、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及面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治理坡耕地1.9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35.15平方公里。
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以降雨监测为主,水位监测、图像(视频)监测为补充的监测站网。完成自动雨量站325处,自动水位站70处(并行卫星站9处),实时水位视频监控站30处,简易水位站2179处,图像监测站124处,自动预警广播站1207处。9个县市区建成防汛抗旱视频会商系统,并已延伸至37个重点乡镇。488座小型水库、12座大中型水电站建成水雨情自动监测站。总体来说,初步建成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河湖长制监测系统和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
完成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投资93亿元
竹溪县北部平坝灌区、丹江口市江北灌区、郧阳区东大堰灌区、房县中部平坝灌区等4个万亩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相继见效,完成小农水项目16项,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1.21万亩;增效扩容项目改造电站17座,改造后新增装机2220千瓦,改造装机22240千瓦;水电扶贫电站6座,新增装机6.75万千瓦,小水电代燃料建设项目3座,新增装机1.22万千瓦。
2017—2021年,全市完成各类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投资93.07亿元,其中,防洪减灾工程完成投资14.69亿元,水资源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完成投资70.64亿元,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工程完成投资7.74亿元。(记者 罗毅 通讯员 付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