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十堰要闻 通知公告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十堰要闻
商以求同 协以成事 ——市政协以协商民主汇聚前行力量
发布日期:2021-12-24
作者:本站编辑

茅箭区五堰街道香格里拉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辖区近4000名居民。“过去,由于医疗基础设施薄弱,心电图、血液检查等基本检查项目都做不了,无法满足居民需求。”该卫生服务站负责人杨永慧说。

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医疗资源,更好为居民服务?群众的呼声就是政协聚焦协商的方向。为此,一场民意恳谈会在该社区举行。到场的几家三甲医院相关负责人现场表态:安排专家定期坐诊;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必要的检验设备。一场民意恳谈会,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办好了、做实了。

近年来,市政协以“协商在一线”为抓手,积极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有效机制,创造性地搭建一线协商“小平台”,聚焦群众的需求和期盼,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强化党的领导

保证协商方向不偏

市政协始终坚持党对“协商在一线”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一线协商正确的政治方向,最大程度把群众凝聚到党组织周围,最大力度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市委高度重视“协商在一线”工作,主要领导深入竹山、竹溪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先后印发《关于在全市政协开展“协商在一线”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充分发挥政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协商在一线”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全市政协做好“协商在一线”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市政协党组深入推进“协商在一线”工作,成立“协商在一线”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协党组成员分别领衔负责一个类别的协商平台建设和民意恳谈会活动,确保“协商在一线”工作取得实效。

强化顶层设计

着力打造四个平台

市政协根据前期调研情况,按照省政协工作部署和市委实施意见,立足实际,探索创新,着力打造“协商在一线”工作“有事好商量·民意恳谈会”四个平台。

搭建“有事好商量——乡村民意恳谈会”平台,在乡镇、村组、农家场院等地,让群众、政协委员与乡镇、县直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沟通。

搭建“有事好商量——社区民意恳谈会”平台,以“社情民意联络站”为依托,开展社情民意收集工作,适时组织召开社区民意恳谈会,就群众反映强烈和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协商。

搭建“有事好商量——线上民意恳谈会”平台,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渠道,为百姓打造意见表达的开放通道。

搭建“有事好商量——流动民意恳谈会”平台,对跨区域、具有共性或影响较大的议题,采取“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协商”的方式,提高协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为确保一线协商务实开展,市政协着力加强“协商在一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在推进“协商在一线”工作过程中,要求做到“五有”,即有场地、有流程、有制度、有人员、有标识。出台民意恳谈会工作规范,对民意恳谈会的工作定位、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乡镇民意恳谈站、社区社情民意联络站130多个,将319名市政协委员统筹安排到130多个民意恳谈站和社情民意联络站,全覆盖推进“协商在一线”工作。

务求协商实效

精准解决民生难题

市政协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准选题、深入协商。

每场民意恳谈会,均选择一个切口较小但关注度高、影响大的具体问题,组织政协委员、党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基层群众代表,进行面对面坦诚协商交流。能解决的问题,部门现场表态,提出落实意见;暂时解决不了的,通过沟通交流形成逐步解决的办法,会后对各方面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梳理,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报送党委政府决策参考,由党政督查部门跟踪督办;对因不符合政策等原因确实无法解决的,向群众讲政策、讲道理,通过沟通达成共识。

一年来,市政协围绕小区物业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老旧小区改造等群众关心的议题开展一线协商,共举行民意恳谈会435次,解决问题720多个。(记者 李平)

 

 

责任编辑: 段凌霄
交易流程 十堰要闻 文件下载 留言咨询